译文 | 全球调研发现:八分之一的鸟种濒临灭绝作者:Patrick Barkham 在过去,大西洋海鹦(Atlantic Puffin)的分布范围很广。但现如今它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是“易危” (VU)。 图片来源:Alamy图库 有八分之一的鸟类面临全球灭绝的威胁,有关全球鸟类数量的权威研究表明,就连海鹦, 雪鸮和斑鸠(Turtle Dove)这些曾经广布的生物,数量也骤降到将要灭绝的地步。
一部关于鸟类——地球上被研究得最为充分动物的种群数量的五年汇编资料:世界鸟况 [插入链接:http://www.birdlife.ch/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State-of-the-Worlds-Birds-2018.pdf] ,揭示了由于农业用地扩张和集约化(expansion and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总之,面临全球灭绝风险的1469种鸟类中有74%主要受到耕地的影响,其他主要威胁因素包括砍伐树木,物种入侵和捕猎。
提供这项报告的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高级全球科学员Tris Allinson说:“我们每次开展这项评估都发现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略有增加——情形在恶化,且这个趋势在不断加剧。在过去,濒临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山顶或者遥远的岛屿,像粉红鸽(Pink Pigeon)生活在毛里求斯(Mauritius)。现在我们发现曾经广布且我们熟悉的物种——欧洲斑鸠(European Turtle Doves),大西洋海鹦和三趾鸥(Kittiwake)也面临全球灭绝的威胁。 农业用地扩张和农业集约化,对全球面临灭绝的1469种鸟类中的74%构成了威胁。 各项威胁危及的鸟种数量 (从上至下:耕作、砍伐树木、物种入侵、捕猎和诱捕、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居民住宅与商业用地开发、火灾与防火(措施)、能源生产与采矿、交通通道(如高速公路,铁路等)、污染、人类干扰、水坝与水治理、渔业,植物采摘) 图片来源:国际鸟盟 根据这份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的原因,世界范围内至少有40%的鸟种种群数量在减少。砍伐树木是导致高达50%的全球最濒危鸟种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它仅次于排在首位的人类耕作带来的影响。随后则是物种入侵(占比39%),捕猎和诱捕(35%),气候变化(33%)以及居民住宅和商业用地开发(28%)。违法捕杀鸟类——通常因为传统狩猎——导致仅地中海地区每年就有约1200万到3800万的鸟被杀害或带走。
这份报告警示我们:违法捕猎的受害者之一——黄胸鹀(Yellow-breasted Bunting)可能重演候鸽(Passenger Pigeon)的历史,曾在北美洲常见的候鸽在1914年迅速灭绝。黄胸鹀曾是遍布欧亚,分布最广的鸟群之一,但它的数量从1980年开始降低了90%,且分布范围缩小了5000km2。尽管官方明令禁止,但作为一种中国的美味,它仍会在群居在芦苇丛时被大规模捕杀。
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海鸟种群,尤其是现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易危物种(VU)的大西洋海鹦和三趾鸥(Black-legged Kittiwake)。雪鸮的减少与气候变化脱不开关系,因为北极的融雪会影响猎物数量,同时欧洲斑鸠的快速消失是由捕猎和现代农业导致的栖息地丧失所共同造成的。
和飞行昆虫(一种关键的鸟类食物来源)数量下降有关的新烟碱 (Neonicotinoids;*注1)同样对一些鸟类种群有直接危害。最近,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当迁徙期的白冠带鹀(White-crowned Sparrows )暴露于新烟碱中时,它们的体重和脂肪储备都下降了四分之一。这种烟碱也扰乱了白冠带鹀的迁徙方向感。
但也有保护成功的案例:国际鸟盟表示,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有25种鸟已经在本世纪走向灭绝了。这些有效措施使这些鸟类免于被列入极度濒危(CR)的名单。曾被列为野生濒危动物的关岛秧鸡(Guam Rail)已被成功圈养繁殖,然后引入了一个已将蛇患清除的安全岛屿。 Allinson说:“以上情形都是可以转变的,因为不幸地是,它们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在紧急关头关注特定的种群,使他们免于灭绝是一回事,但是我们需要设想可应对农业用地扩张和农业集约化的、大规模的可行措施——它们是让鸟类灭绝的最大推手。”
砍伐树木也使得鸟类数量降低——每年有100亿树木被损坏。一项大规模的保护应对措施是万亿树木项目(the Trillion Trees project)。这个项目是由国际鸟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联合推动的,计划在2050年以前种植、保护和恢复一万亿棵树。
Allinson补充道:“如果我们能更加明智,减少食物浪费,不滥用杀虫剂,在正确的地方种植适当的作物,我们可以轻易地养活世界人口,并为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留下生存空间。这是一项大的挑战,但是已经有一些成功将野生生物保护与人类生产性用地相结合的模式了。” 注1:近年多项实验室与野外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使用与传粉昆虫(如蜂类)的数量下降有正相关。 翻译: Leslie 审稿: 子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