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2017年江苏春季勺嘴鹬环志

2017年4月XTCH勺嘴鹬从条子泥垦区踏上它们辉煌的北迁旅程,英国皇家鸟类学会科学家Guy Anderson 记述了这一切。


勺嘴鹬(XT)炫目的繁殖羽 拍摄:Guy Anderson


2016年,我们给三只勺嘴鹬ET, CT和HU装上了卫星发射器。环志地点位于中国江苏省,是黄海的西南角,也是它们秋季换羽和迁徙的停歇地。发射器工作情况良好,一路发回鸟儿们向西,向南迁徙的路线,直到它们在中国南方和缅甸的越冬地。这些发射器不是永久性的,时至今日,信号已经停止发射,应该是已经脱落了。


ET勺嘴鹬 照片由Guy Anderson 提供


但发射器脱落前,我们已经从这三只鸟儿身上,了解到迁徙途中几个重要的新地点,对迁徙路线有了新的认识。项目组对这次尝试的结果非常满意,于是决定更进一步。在这个洲际级别拼图上,我们想要补上更多——就是,弄清勺嘴鹬全年的迁徙路线。

所以当机会再次降临,我们回到江苏,不过这次是在春季。这样,就能了解勺嘴鹬如何从黄海南部,回到它们在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繁殖地。那里正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地方。目前,按估计的种群数量计算,知道繁殖地点的只占四分之一不到。所以,任何新发现的繁殖地都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环志鸟类的换羽情况 照片来源:春季环志队


但是大家都明白,春天在中国抓勺嘴鹬本来就不容易,还要适合佩戴发射器更是难上加难。之前的调查显示,江苏地区勺嘴鹬的春季数量,算便哪天也就是秋季的四分之一左右。要知道就算在秋季,抓到一只勺嘴鹬也不是易事。除此之外,春天小型鸻鹬也更多,尤其是红颈滨鹬和三趾滨鹬的数量能有好几万,找几只差不多大的勺嘴鹬,无异于大海寻针


HU勺嘴鹬  拍摄:Jonathan martinez


但行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所以四月底的小洋口,我们在这个港口小镇组了一队人马开始干活。和毛茸茸的小勺子们经过了十天的斗智斗勇,用了各种捕捉技巧,基本没怎么睡觉的我们,终于抓到两只勺嘴鹬。还好两只都已经换上繁殖羽,所以成功戴上了卫星发射器。每年这个时间段,我们之前都不确定,能否在这里抓到勺嘴鹬,所以现在有这个结果还是非常开心的。

除了两只勺嘴鹬,我们还抓到了超过900只其他种类的鸻鹬,并给它们戴上了旗标。对这些鸟儿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迁徙过程中,江苏沿岸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其他地点的联系。


准备释放戴上卫星发射器的CH勺嘴鹬 照片来源:春季环志队


15到16年间,从俄罗斯一直到澳大利亚,我们在江苏环志的鸟类已经至少在10个国家被发现。这次环志的两只勺嘴鹬,它们的名字就是旗标编码:CH和XT。现在发射器的信号就在环志地周围。估计几周内,它们就会出发往北而去。

出于数据敏感性和鸟儿自身安全的原因,没办法和大家实时分享它们的当前位置。但是,我们会定期更新它们近况。因为确保这些鸟儿和途经重要地点的安全,确保未来可以继续开展这些研究,才是现在的优先考量。


条子泥滩涂上的鸻鹬群 中国江苏 拍摄:Guy Anderson


出野外的最后一天,我们去江苏条子泥逛了逛。希望能在一群群来回追着潮水的鸻鹬中,发现勺嘴鹬斑尾塍鹬、灰斑鸻、大滨鹬、翘嘴鹬、红颈滨鹬和其他种类的鸻鹬,加起来有大概5万到10万只。它们在天空中飞舞盘旋,在浅水中,在滩涂上,一群群反射出太阳的光芒。


最后一天下滩观鸟  照片来源:春季环志队


壮美的景象更凸显出江苏沿岸的重要性,对于鸻鹬类,这是它们洲际迁徙路线的关键“休息区”。在红颈滨鹬中间,有几只形状特别的嘴时而闪现,暴露了勺嘴鹬踪迹。这些小小的生命,需要穿越数千公里才能筑起繁殖下一代的小窝。祝它们一切顺利,希望在能秋天再次与它们相遇。对于戴着发射器的CHXT,我们期待能更经常收到它们的消息。

捕获和环志CHXT的项目,来自与南京师范大学、勺嘴鹬在中国、英国鸟类学基金会(BTO)、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湿地和水禽基金会(WWT)和Microwave Telemetr公司的长期合作。(译者说明:江苏环志活动获得盐城保护区,南通博物苑以及更多热心中国志愿者支持~与勺嘴鹬一起同行)


最新消息!


6月1日起,已有勺嘴鹬回到俄罗斯Meinypilgyno繁殖地。

XT 已飞抵俄罗斯远东沿海接壤朝鲜的地点~

CH也穿越过韩国抵达朝鲜~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