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论文丨连云港滨海湿地很可能是半蹼鹬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栖息地背景 近年来,尽管人们增加了鸟类调查的力度,对观鸟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但对半蹼鹬这一仅在东亚-澳大利西亚(EAAF)和中亚迁飞区内迁徙的鸟种的了解依旧十分欠缺,已有关于半蹼鹬的信息也已过时。 2008年,基于半蹼鹬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澳大利亚等越冬地的种群数量之和,科学家推测半蹼鹬的种群数量约为23000只。而后十余年,这个数字就再没有更新过。 截至2019年5月,半蹼鹬在单日内的最高数量记录还是1988年11月1日在印尼Banyuasin三角洲记录的13000只。 ▲图1. 印尼越冬地的鸟群。拍摄:Agus Nurza 2013年-2018年间,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海西岸的连云港地区也多次记录到数千只半蹼鹬。2018年5月,调查员于一日内在连云港青口河口记录到半蹼鹬7000只,占其全球种群数量的30.4%。 然而在2019年以前,连云港地区的水鸟调查多由一名本地调查员开展,可以覆盖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较为有限,或许并不足以反映半蹼鹬种群在连云港的“全貌”。 ▲图2. 连云港的半蹼鹬和黑尾塍鹬群。拍摄:雀大叔 因此,自2019年起,勺机构在阿拉善SEE任鸟飞项目组、香港海洋公园、质兰基金会和空想造物工作室的支持下,开始在连云港滨海地区开展多人次、跨河口的同步水鸟调查,对以半蹼鹬为首的多个鸻鹬鸟种有了重要发现(了解更多①《在连云港记录到全球种群数量118%的半蹼鹬,意味着什么?》、②《从200只勺嘴鹬到20000只半蹼鹬》) 调查结果发表 近日,勺机构联手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将2019-2020年的连云港半蹼鹬调查结果正式发表在期刊《鸟类研究(Avian Research)》的12卷第38期上,文题为“江苏连云港滨海湿地很可能是半蹼鹬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栖息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是【这里】来阅读英文全文)。 ▲图3. 论文标题及作者截图。 该论文不仅汇报了2019年和2020年,勺机构在连云港滨海湿地调查的半蹼鹬数量、成幼比和换羽情况,还通过查阅文献及梳理公民科学数据,对半蹼鹬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分布进行了全面评估。 结果显示,在春季和秋季迁徙期,连云港滨海湿地都是半蹼鹬最重要的中停地。在2019和2020连续两年的春迁季,连云港都支持了全球至少90%的半蹼鹬。在2019和2020年的秋迁季,连云港分别支持了全球至少15.83%和28.42%的半蹼鹬(模型估算值为30.74%和53.51%)。 ▲图4. 满潮期间,一只半蹼鹬在青口河口附近的高潮停歇地内稍作休息。拍摄:虹桥黑背 当如此高比例的半蹼鹬种群都依赖于连云港,它们尤其容易受到人类活动或是自然灾害的威胁。换句话说,连云港的滨海湿地一旦遭到破坏,或者一旦半蹼鹬中爆发传染性疾病,都可能对半蹼鹬种群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图5. 临洪河口高潮地内密集的半蹼鹬(中央偏后)、黑尾塍鹬(中央偏后)和黑腹滨鹬(前景)等鸟群。拍摄:虹桥黑背 结合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组的数据,我们发现连云港在2013-2020年这8年间,有6年春迁季和2年秋迁季都支持了全球种群数量10%以上的半蹼鹬。此外,来自中国黄渤海水鸟同步调查报告、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和eBird的数据均显示,20世纪90年代至今,渤海湾西北部的湿地(如河北滦南和天津汉沽)在春迁季及秋迁季也多次支持全球种群数量1%的半蹼鹬(图6)。 ▲图6. 半蹼鹬在东亚地区的分布示意图。图中每个圆点都对应一个有过半蹼鹬数量记录的地点。其中,绿色代表数量小于全球种群1%(<230只)的记录,黄色代表大于全球种群1%且小于10%(≥230且<2300只)的记录,红色则代表大于全球种群10%的记录。渤海湾西北部(a)和连云港沿海地区(b)在右侧插图中放大表示 (Yang et al. 2021)。 通过查阅2011-2020年的244张记录半蹼鹬飞行或是展翅姿态的照片,我们并未发现有半蹼鹬在连云港更换初级飞羽。 ▲图7. 通过拍摄并查看半蹼鹬的飞行照片,我们得以知道该鸟种是否在连云港更换初级飞羽。拍摄:胡振宏 不过,通过用模型估算半蹼鹬秋季在连云港的停留时长(约3周时间),并结合蒙古科学家的卫星跟踪数据(三个跟踪个体的停留时长分别为21, 29和36天),我们认为连云港很可能并非半蹼鹬的短暂歇脚点(stopover site),而是它们重要的能量补给站(staging site)。也就是说,半蹼鹬会在南迁前往下一目的地前在连云港吃饱喝足,进行充分的能量补给。 ▲图8. 在连云港看到的半蹼鹬,不外乎是这副埋头猛吃的模样。如果可以给连云港的滩涂“大食堂”评分,半蹼鹬们一定会给五星好评吧!拍摄:胡振宏 半蹼鹬种群数量减少 勺机构在论文中提出,虽然目前缺乏长期、全面的监测数据,但是现有证据(如半蹼鹬在EAAF上的栖息地丧失和质量下降、依赖黄海潮间带作为能量补给站的鸟类数量下降的大趋势等)均表明,半蹼鹬的全球种群数量很可能在下降。 恰巧在今年6月,印尼科学家Iqbal等人在《保育科学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ervation Science)》上发表了1986年-2019年印尼Banyuasin半岛上的半蹼鹬数据。他们发现,虽然Banyuasin半岛在1988年有13000只半蹼鹬的记录,但是在2001年到2019年间,半蹼鹬在Banyuasia半岛的数量就从未超过2500只(图9)。作者Iqbal等人均认为,这很可能说明了半蹼鹬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历了大幅下跌。 ▲图9. 1986-2019年间,印尼Banyuasin半岛上的半蹼鹬数量情况 (Iqbal et al. 2021)。 ▲图10. 2019年12月22日,印尼Banyuasin半岛上的两只半蹼鹬 (Iqbal et al. 2021)。 结论与展望 鉴于半蹼鹬在连云港高度集中的分布,我们认为连云港滨海湿地是该鸟种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目前,连云港滨海湿地的保护力度不够且遭人为破坏严重,同时还受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持续蚕食。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连云港滨海湿地的保护力度,并将连云港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候选提名地中。 ▲图11. 青口河口滩涂上茂密的互花米草,对在此觅食的鸻鹬类,以及尝试对鸟类进行计数的调查员都是不小的挑战。拍摄:虹桥黑背 在迁飞路线尺度上,繁殖地、越冬地与迁徙中停地的科学家都需要继续监测半蹼鹬的种群数量及数量变化趋势。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半蹼鹬的生态和分布情况,以及半蹼鹬如此高度依赖连云港滨海湿地的原因。 今年8月初,勺机构已顺利完成了秋迁半蹼鹬的第二轮调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也开始了连云港河口滩涂的底栖采样工作,我们祝愿他们的采样工作一切顺利,希望他们的工作能为半蹼鹬及其它鸻鹬鸟类的食性提供线索,并最终支持科学保育政策的制定。 参考文献: Iqbal M, Mulyana D, Hasudungan F, Martini H, Noor YR, Setiawan A, Mulyani YA, Yustian I, Zulkifli H. Population size and trend of Asian Dowitcher 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in Banyuasin Peninsula, Sumatra, Indone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ervation Science 12(2):577-584. Yang Z, Li J, Han Y, Hassell CJ, Leung K-S, Meville DS, Yu Y-t, Zhang L, Choi C-Y. Coastal wetlands in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site globally for the Asian Dowitcher Limnodromus semipalmatus. Avian Research 12(38). 继续阅读 |
|